误碰撞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修订日期 修订版本 修订内容 修订人
2024.9.29 V1.0 初始化文档 钟一辰

[TOC]

1.常见误碰撞类型

1)轨迹运行时在速度/加速度较大处触发误碰撞

2)空载正常,带载触发误碰撞

3)启停过程(急加减速,突然启动或停止)触发误碰撞

4)测装/倒装时误碰撞

5)一开始运行正常,一段时间后触发误碰撞

注:运行过程中机械臂突然停止卡死,触发如下弹窗报错:跟踪精度误差位置接近关节极限位置卡死can总线错误目标位置不连续切换伺服模式超时均和误碰撞没有直接关系,请优先解决上述问题后再确认是否误碰撞

2.误碰撞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2.1 常见类型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1)负载设置错误

错误原因:负载未设置或设置错误

检验方法:arcs负载设置界面检查是否设置负载参数,如果设置负载参数后,仍然报误碰撞,可能原因是负载参数设置不准确,此时将碰撞等级设置为4级以下,如果4级以下的碰撞等级仍然报误碰撞,则采集数据,联系算法部处理

解决办法:参考标准负载参数文档

2)机械臂模型数据错误

错误原因:机械臂动力学,摩擦参数,电流力矩系数错误

检验办法:诊断文件观察对应位置是否为零

解决办法:模型参数不确定可在aubo_description中对应臂型的urdf文件查找,并与算法部刘赛男确认

3)碰撞阈值偏小

错误原因:阈值为老版本,数值上偏小导致检测到碰撞

检验方法:空载情况下,高速度高加速度运行,如果碰撞等级设置8级以上,报误碰撞属于正常现象;带载(负载设置不精确)情况下,高速度高加速度运行,如果碰撞等级设置6级以上,报误碰撞属于正常现象。若触发误碰撞,则提高碰撞等级,如9级碰撞换8级,8级碰撞换7级,观察是否等级降低以后不再触发误碰撞

解决方法:根据阈值数据采集方法采集碰撞数据,并将数据交由算法部

4)跳点

错误原因:因为时序问题,导致arcs内部数据跳点,一个指令发两次

检验方法:分析诊断文件中指令位置,观察相邻两个指令位置之间偏差是否大于0.02rad,同时重新跑3次问题轨迹,观察是否在同一个位置触发误碰撞,如果在不同位置触发误碰撞则可能跳点

解决方法:更新arcs版本,或联系软件的同事解决

5)倒装/测装重力加速度错误

错误原因:非正装时重力加速度错误导致重力矩计算异常,触发误碰撞

检验方法:arcs诊断文件观察重力加速度参数是否正确

解决方法:检查是否硬件抽象层有问题

6)硬件/固件故障

错误原因:固件版本bug,关节模块等硬件故障

检验方法:关闭碰撞检测,运行轨迹观察是否触发报错,若正常则需诊断文件数据进行分析

解决方法:诊断文件数据分析,关节固件版本问题联系软件同事解决,硬件模块问题联系硬件同时解决

2.2 诊断文件数据分析方法

1)若上述2.1方法不能快速分析出误碰撞原因,则需复现并采集误碰撞数据,并记录诊断文件当前碰撞等级误碰撞关节

2)碰撞的判断机制为将实际力矩与理论力矩的差值(偏差力矩)与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等于阈值则报碰撞,其中实际力矩等于实际电流乘以对应的力矩系数理论力矩等于逆动力学力矩加摩擦力矩,阈值则为aubo_description中对应臂型的config文件给出,通过matlab对诊断文件进行仿真,需要对如下数据分析:

  • 实际力矩数值是否合理,是否超过关节模块额定力矩;
  • 摩擦力矩变化趋势是否和速度成正相关,大小是否合理;
  • 触发误碰撞前20个周期内,偏差力矩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以下是具体案例分析:

CASE1: S3启停误碰撞

误碰撞原因:急停时加速度急剧变大,电流在这一时刻突变导致实际力矩突变,逆动力学计算正常,导致偏差力矩急剧增大从而触发误碰撞;

解决办法:

1)更新算法库版本,现支持根据加速度动态优化阈值;

2)软件对急停(界面停止按钮)逻辑优化,可点击按钮时提高碰撞等级;

3)硬件对启停时的加速度与电流进行优化

CASE2: S5误碰撞

误碰撞可能原因:

1)误碰撞发生前20个周期内,关节电流异常,导致实际力矩过大,并且远超过额定力矩,可能存在硬件问题;

2)摩擦力矩偏小,摩擦参数存在误差;3)速度与加速度滤波导致延迟太大,实际力矩与理论力矩明显不同步导致偏差力矩过大

解决办法:

1)硬件上优先解决电流异常问题;

2)提高滤波频率;

CASE3:C5误碰撞

误碰撞可能原因:

1)碰撞前20个周期内,实际力矩,理论力矩数值,趋势均正常,但阈值为老版阈值,数值上偏小导致误碰撞;

2)机械臂位置基本不变,速度和加速度值很小,因此理论力矩很小,但实际力矩一直在增大,可能人为触发碰撞;

解决办法:

1)根据流程重新采集碰撞数据,制作阈值;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